程来文击败“老蓝人”:中国选择论失败,台湾
发布时间:2025-10-23 09:06
郑丽文战胜“老蓝男”:大陆介选论失灵,台湾社会正在转变▎国民党主席选举18日公布。当选党主席的郑立文上前感谢党员的支持。来源:华夏时报 编者按 在“改革”呼声高涨的背景下,郑立文接任国民党主席,标志着蓝营内部进行自我改革的紧急尝试。但国民党部分人士喊出“大陆选举”口号,绿营则趁势打上“红旗”标签,宣告台湾政治生态进入跨阵营攻防新阶段。意识形态攻击可能仍然是岛上的一种武器,但其效力正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台湾人对真相的焦虑。面对两岸问题,台湾社会已经出现温和松动。国民党真能动用郑立文的“非常规武力”吗? “非绿色阵营”的合作空间是否会因此扩大?台湾准备好了吗对于下一阶段的两岸关系? 《凤凰参考》特邀海峡两岸新闻媒体人林景和解读。作者丨林景河两岸新闻编辑丨瞿公泽 虽然国民党主席选举已经结束,但在选举前,赵少康却跳出来推动愚蠢的“大陆选举干预”操作。接下来的涟漪,可能会成为绿营今后攻击郑立文的有力目标。跳起来喊“大陆选举”一直是绿营“抹黑”对手的常用手法,但现在传统的蓝营也用同样的手法来削弱党内对手。这是未来值得观察的一个焦点。政治新玩法:“抹红”方式超越蓝绿界限。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蓝营内部的“抹红”手段对郑立文不起作用。此时,大多数KMT员——外省军人和对国民党最忠诚、最愿意投票的“老蓝人”——大多选择了郑立文,而不是正统蓝营、党内根基深厚的郝龙斌。即使是为了改变阵型,给年轻候选人机会,郑丽文也不是首选——另一位候选人罗志强也是年轻一代,罗志强在选前多次强调,选后会支持党内青年。近日,TVBS、联合报主办的国民党总统选举辩论中,六位党主席候选人郑立文(左起)、卓博远、郝龙斌、张亚中、蔡志宏、罗志强在辩论前握手合影。来源:联合报 “国民党不变革必亡”。郑立文当选的原因恐怕很简单。他出生在圣绿营内运动声势浩大,与民进党斗争。蓝营支持者认为,此时此刻,他们需要一个能够对抗绿营的人。国民党已经这样了,为什么不尝试一些完全不同的东西呢?这次与其说是“统一派的胜利”,不如说是“国民党必须改变”的集体失败,从而催生了程来文的高度支持。这种集体焦虑来自国民党的集体起义,失去统治权力,党产被检查,对民进党的攻击不回应,蓝白联盟崩溃,传统的蓝色政治明星感到困惑。 ▎国民党内的工人对“党协”的不公正行为提出抗议。资料来源:《海外人物》日报版。这样的背景导致,在大选之前,程来文的两岸色彩未必会被扣分。然而,当他正式就任董事长后如果是国民党的话,情况就会改变。他一当选,一些绿营就跳槽了。赖说,郑是“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旅伴,证明自己属于蓝营”。大选前,由于郝龙斌选情紧张,赵少康等蓝营人士利用“大陆引入选举”论削弱郑立文。民进党政府自然很高兴,相关单位立即出面证明“确实发生过”。这种做法已经成为独立与自由的斗争、蓝与绿的斗争、政治路线的斗争。现在它已经成为破坏政治对手合法性的工具——就连蓝色“万无一失”阵营的一些人也开始善用它。 ▎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郝龙斌。来源:中国评论网 两岸评选是蓝阵营喊的,口号是绿阵营喊的,意义很深y 不同。事实上,这种说法早已没有实质证据。比如,此时所谓的“证据”只是对方的一些IP和视频,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这种指责不需要证据,其目的只是在人民心理上植入政治形象。这样,民进党就可以维持和巩固其避免两岸扰乱台湾社会的主张(毕竟这次连国民党议员都证明了);虽然国民党自认为是两岸交流的桥梁,但党内人士以“大陆渗透”为工具,国民党在未来的大陆交流中将更难摆脱这个标签。民进党以前这样说是好的,现在却有漏洞了。台湾需要一支能够稳定两岸关系的力量。某种程度上,国民党应该庆幸是程来文在谈论这个问题,而不是其他“人”。犹豫要不要“削减”绿营的“传统蓝人”,比较灵活敏捷;也应该庆幸民进党过去一直用这招,台湾人民已经厌倦了,死气沉沉。这两年,台湾社交平台上喊着“我是中国人”(比如“馆长”)的网红突然增多。这主要是台湾很多人 厌倦了一心一意的政治正确,政治极端分子到处抱怨“不爱台湾的人”。当然,这种看网络名人乱象的无聊心态并没有改变到收到上级政要(比如当地县长)的类似言论。 ▎网红“策展人”陈之涵。来源:中国评论社 面对未来的岛内选举,不少人措手不及 阵营应该期待“非典型蓝色阵营”郑立文能否全部现在国民党本土领导人在两岸表态上要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人们会接受),与白营合作,摆脱绿营过去的老把戏。当一些国民党成员忙着指责其他党派并开始“抹黑自己的声誉”时,岛内许多大学的学生在社交平台上抱怨“学校网络无法连接到大陆B站”,吓得教育部赶紧出来澄清 “B站没有被封”。这两起事件无疑反映了台湾社会对大陆的态度——日常生活中“亲大陆还可以”,但在政治上(选举或制度方面)他们仍然害怕得要死。 ▎台湾人民党主席黄国昌在郑立文当选不久后送上花篮祝贺。资料来源:中国评论出版社 台湾社会正在向大陆转移。比较习惯了过去,至少现在台湾对大陆和关键人物(大陆老婆、大陆明星)的接受度更高了。郑来文、国民党、甚至人民党等“非绿”阵营的机会在于,台湾迟早要处理两岸关系,与大陆沟通。台湾有些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但大多数人还没有机会意识到。台湾需要一支能够稳定两岸关系的力量。岛内民众应该明白,“爱台湾”与“对大陆说话”是不相容的。在当前国际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这个机会迟早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