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造船业再次感觉良好:希望成为中国的替代
发布时间:2025-10-31 09:05
印度造船业又觉得自己行了:要成为中国替代【文/观察者网 齐谦】美国特朗普政府致力于“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将中国船舶称为“眼睛”。除韩国外,印度也将此视为“商机”,开始推动造船业扩张,加大力度吸引海外客户。但数据显示,印度的完工吨位占比与世界三大造船国(中国、韩国、日本)存在较大差距。分析人士此前指出,印度的野心很丰满,但现实却很薄弱:在比较优势、技术能力和研发资金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据日经亚洲、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当地时间10月29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印度海事周”活动上发表讲话,强调政府热衷于大力支持造船和港口发展。此次活动汇聚了来自超过 85 个国家的政府和行业代表。超过 500 家公司展示了他们的技术。莫迪表示:“进入21世纪,印度海洋事业正在快速、有力地发展。”在世界面临贸易中断和供应链变革之际,印度是“战略自主、和平与包容性增长”的象征。 “印度希望加强全球供应链的弹性。”他吹嘘印度港口的表现,并表示它们现在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最有效率的港口之一,“在许多情况下,它们的表现优于发达国家的港口”。印度首架自造飞机“维克兰特号” 印度媒体报道指出,莫迪政府旨在将印度转变为航运枢纽,目标是到2047年印度成立100周年时,将船舶在全球货运量中的份额从1%提高到20%。迪亚的独立性。今年9月,印度政府宣布了价值约78.6亿美元的支持计划,其中包括投资造船和海洋基础设施的海事发展基金。据《日经亚洲》报道,印度国有科钦造船厂是该国造船业的支柱。该工厂成立于 1972 年,在日本三菱重工的支持下,第一座工厂于 1982 年建成。过去5年,该工厂已交付70艘船舶,其中包括小型商船和船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截至 3 月份的财年,该船厂的销售额增长了 20% 以上,达到近 500 亿卢比,净利润也增长了 20% 以上。为了寻求进一步的增长,科钦正在瞄准其他国家的需求。今年7月,与韩国最大造船公司现代公司签署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 10月15日,确保获得法国主要航运公司 CMA CGM 的订单,建造六艘小型液化天然气动力集装箱船。此外,日本三井Osk航运也在考虑从科钦订购原油油轮。上个月,商船三井总裁表示:“印度政府期望新船在印度建造。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希望参与该项目。”印度官方数据显示,印度将在2023财年完工200艘船舶,几乎是2020财年数量的三倍。印度官方数据显示,印度造船业近年来持续扩张。 《日经亚洲》报道称,由于材料价格高涨和订单增加,近年来船舶价格持续下跌。劳动力短缺进一步收紧供应,为印度造船市场提供支撑。根据您的立足点创造机会。印度还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为印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顺风车。髋关节制造公司。但ipithe数据显示,印度与三大造船国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到2022年,中国、韩国和日本将占据全球完工吨位90%以上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印度在提升排名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人力资源开发和供应链发展。科钦造船厂董事长马杜·奈尔29日在谈到造船业的增长时间表时直言:“这至少需要15年,甚至更长时间。一切都不会一蹴而就。”对于莫迪政府的“造船梦”,观察者网专栏作家“大伊万”并不乐观。他提到,2014年莫迪上台后,曾一度提出“重振劳工工业一艘船”的所谓口号,但进展缓慢。印度9月份宣布支持计划时,《大伊万》文章指出了印度面临的实际挑战造船业:印度的比较优势只是生产成本,相对孤立;印度技术水平落后,缺乏建造高科技、高附加值船舶的能力;印度的支援计划对于印度首艘自建航母“维克兰特”号制造基地的升级来说是杯水车薪,但该航母在2022年9月正式服役前,经历了9年的试航和海试,以及3次下水仪式。新华社称,“维克兰特”号的“多次下水”不仅成为世界各国海军的笑柄,也暴露了造船厂严重缺乏生产管理。印度造船企业面临技术积累不足、管理松懈、员工培训缺乏等重大问题,这是海军舰艇建造和维护过程中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全部总而言之,印度造船业升级计划体现了印度政府希望在造船业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并在一定规模上争夺市场份额。”文章评价道,“但理想依然空虚,现实却很渺茫——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甚至是大概率事件。”